汉高祖刘邦,作为西汉的创立者,虽然在历史上享有盛名,但他并非以勇猛果敢著称。在与项羽的对抗中,项羽曾向刘邦发出挑战,决意一较高下。然而,刘邦却选择了避战,他面带微笑地表示:“我宁愿斗智,而非斗力。”这一选择展现了刘邦的智谋与策略。奇妙的是,他的子嗣中却有一位天赋异禀、勇猛异常的儿子,虽拥有项羽般的勇武,却以悲惨的结局告终,选择了绝食自尽。他的身份究竟是谁?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呢?
首先,刘长自幼经历了母亲的离世。他是刘邦的第七子,出生的过程颇具戏剧性。刘长的母亲并非刘邦的姬妾,而是赵王张敖的美人。公元前199年,刘邦在军事征程中路过赵国,赵王张敖为了报答刘邦的恩惠,献上了自己后宫中的一位美人。不久之后,这位美人便身怀六甲,而张敖因担心让她进入内宫后会招来非议,便为她修建了外宫。刘邦对此事并不知情,然而赵国却突发变故,张敖与美人被朝廷捕获。美人在狱中向狱吏哭诉:“我因皇上的宠幸而已怀有身孕。”但刘邦此时因对张敖的不满而无暇顾及此事。美人的兄弟赵兼试图通过辟阳侯审食其向吕后求情,而吕后因本性嫉妒并不想插手此事,审食其也是无奈。刘长不久后在狱中降生,然而他的母亲因绝望而选择了自杀。当刘邦得知这一悲剧后,心生悔意,于是将刘长托付给吕后抚养。
展开剩余60%到了公元前196年,淮南王英布举兵叛乱,刘邦亲自率军平定叛乱,并荣幸地册封年幼的刘长为淮南王。在刘邦去世后,汉惠帝继位,但实际上朝廷的真实权力掌握在吕后这一女性之手,她对刘邦的其他子嗣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迫害,其二子刘如意被毒死,第六子刘友在监禁中饿死,而第五子刘恢则被迫自杀。由于刘长由吕后抚养长大,因而他得以逃过这场死亡的漩涡。吕后去世后,周勃等人发动政变,拥立代王刘恒成为汉文帝。在这时,刘邦的儿子中只剩下汉文帝与淮南王刘长两人。刘长因对自己与母后的特殊关系,自恃亲近,变得傲慢不羁,甚至在多次情况下不遵循朝廷法令,而汉文帝则因情同手足,常对其宽容大度。
公元前177年,刘长前往长安朝见汉文帝,态度非常傲慢。在狩猎活动中,他竟与皇帝同乘一车,直呼汉文帝为“大兄”,完全忽视了基本的君臣礼仪。刘长不仅战力超群,能够力大无比,且对母亲的死始终耿耿于怀,他将辟阳侯审食其视为仇敌,并趁机用暗藏的铁锤将审食其打死,随后向汉文帝报以悔恨。汉文帝并未将此事与刘长划清界限,反而使得刘长更加骄纵,甚至对太后及太子和众大臣心存威胁。返回淮南后,刘长的行为愈发出格,根本不按汉律办理,他自设规矩,出入时有大队随扈,仿佛自己也是一位皇帝。
公元前174年,刘长竟策划叛乱,他密令七十名男子与楚王柴武共同谋划起义,计划利用四十辆车逆袭朱砂口,同时向闽越和匈奴派出去人手。此举终于被朝廷察觉,汉文帝不忍心因谋反之事处死刘长,选择将其流放。然而,刘长性情刚烈,他认为人生短暂,怎能如此屈辱而活,于是选择绝食而死。汉文帝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悲痛,最后为刘长安排了礼遇,称号列侯并将其葬于雍地。这位受戕害的王子,虽有过人之勇,却因权力的争斗与个人的悲剧,留下了一段让人唏嘘的历史记忆。
发布于:天津市散户在哪个证券开户最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